gps测量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差分GPS的差分格式是什么?简要讨论了gpsrtk测量的三种工作模式。根据差分GPS参考站发送的信息,差分GPS定位可分为三类,即位置差、伪距差和相位差,gprs模式和cors模式无线模式的区别:优点是覆盖区域盲区少,差分数据时延稳定,缺点是携带配件多,地形要求高,架设麻烦,覆盖面积小。
分类:教育/科学> >科学技术> >工程技术科学分析:GPS的工作原理,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和物理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假设卫星的位置是已知的,我们可以精确的测量出我们所在位置A到卫星的距离,那么A点一定位于一个以卫星为圆心,以测量的距离为半径的球面上。再者,我们测量A点到另一颗卫星的距离,所以A点一定在前后两个球体相交的环上。
根据一些地理知识,很容易排除其中一个不合理的位置。当然,也可以测量A点到另一颗卫星的距离,精确定位。如上所述,要实现精确定位,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知道卫星的准确位置;第二是精确测量从卫星到我们在地球上的位置的距离。让我们看看如何做到这一点。如何知道卫星在GPS导航示意图中的准确位置,取决于卫星的准确位置。
最短路线,推荐路线,推荐路线,无高速模式选择和步行。根据差分GPS参考站发送的信息,差分GPS定位可分为三类,即:位置差、伪距差和相位差。这三种差分模式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即参考站发送修正数,用户站接收并修正其测量结果,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不同的是发送修正数的具体内容不同,其差分定位精度也不同。
安装在参考站上的GPS接收机观测到4颗卫星后,可以进行三维定位,计算出参考站的坐标。由于轨道误差、钟差、SA影响、大气影响、多径效应等误差,计算出的坐标与参考站的已知坐标不同,存在误差。参考站使用数据链路发送该校正数,该校正数由用户站接收并校正计算的用户站坐标。最后,校正后的用户坐标消除了参考站和用户站的常见误差,如卫星轨道误差、SA影响、大气影响等。,提高了定位精度。
GPS定位方式多种多样,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定位方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GPS定位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伪距定位根据定位时使用的观测值是GPS伪距观测值,可以是C/A码伪距,也可以是P码伪距。伪距定位的优点是数据处理简单,对定位条件要求低,没有整周模糊度的问题,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实时定位。其缺点是观测精度低。C/A码的伪距观测值精度一般为3米,而P码的伪距观测值精度一般为30厘米左右,导致定位结果精度不高。另外,如果使用高精度的P码伪距观测值,还存在AS的问题。
第一,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气影响;第二,全球覆盖(高达98%);三、三维定点定速计时,精度高;第四,快速、省时、高效;第五,用途广泛,功能多样;第六,移动定位。目前,运行中的全球定位系统包括美国的GPS系统和俄国的GLONASS系统。1999年初,欧盟正式启动伽利略计划,部署新一代定位卫星。该方案由27颗业务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可覆盖全球,位置精度可达数米,同时兼容美国的GPS系统,总投资35亿欧元。
差分GPS,可以用伪距或坐标来区分,它有一个参考站(坐标已知),参考站的观测值与已知值的差值(修正值)通过网络传输到流动站,流动站通过运算可以精确定位观测值和修正值,精度可以达到米级。RTK使用运营商(L1、L2等。)做差分,因为载波频率高,所以精度高很多,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使用原理类似于差分GPS。RTK(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
GPS根据人造卫星完成高精度无线通信导航的定位。GPS定位包括伪距点射定位、载波相位差定位和实时差分信号定位。伪距的精确测量是测量通信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用通信卫星的测距数据信号到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乘以光速得到的距离。GPS定位模块载波相位差的精确测量是测量GPS通信卫星载波数据信号与接收机无线天线之间的相位差延迟时间。
1983年11月,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SC104,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差分GPS服务,用于论证提供差分GPS服务的各种方法,制定各种数据格式标准。1985年,RTC MV版的提案文件发布。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在丰富的研究数据基础上,不断升级修改文件版本。V2.0版于1990年1月发布,提高了差分校正数的稳健性,增加了可用信息。差分定位的精度从V1.0版本的810M提高到5M,通常达到23M。为了满足载波相位差分GPS的需要,RTCM于1994年发布了V2.1版本,其基本数据格式不变,并增加了几条支持实时动态定位(RTK)的新消息。
Radio模式:优点是覆盖区域盲区少,差分数据延迟稳定。缺点是携带配件多,地形要求高,架设麻烦,覆盖面积小。GPRS模式:和电台模式相比,优点是携带方便,找个空旷的地方就行,缺点是对网络要求比较高,不知道哪里有网络信号,差分时延不稳定。CORS模式:访问本地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好处是移动台开机就可以工作,不需要自己设置基站,也不需要麻烦的基站翻译。除了和GPRS一样的问题,缺点是需要付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测量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目前最常用的GPS测量技术和方法有:静态和快速静态定位、差分GPS、RTK、网络RTK技术等。,下面将一一介绍:1。静态和快速静态定位技术称为静态定位,是指接收机天线的位置在整个观测过程中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数据处理中,接收天线的位置被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量。
由于普通静态定位技术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其在低等级控制测量(如三、四等控制测量、一、二级导线等)中的竞争力。)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了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快速静态利用载波相位观测本身具有毫米级或更好的精度,因此只需一个或几个历元的观测就能满足厘米级定位的要求。目前,快速静态定位主要有两种方法,(1) ⑴goandstop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初始化确定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双差整周模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