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O引脚是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简称,是STM32或树莓派等单片机或开发板可控制的引脚。GPIO引脚与外部硬件设备连接,可以实现与外部通讯、控制外部硬件或者采集外部硬件数据的功能,GPIO引脚可以配置为不同的工作模式,如输入模式、输出模式、模拟模式、复用模式等,GPIO引脚的电平状态可以由内部或外部的电压信号决定,也可以由内部或外部的上拉或下拉电阻影响。

保证没信号的时候是什么电位。上拉,就是把电位拉高,比如拉到VCC下拉,就是把电压拉低,拉到GND一般就是刚上电的时候,端口电压不稳定,为了让他稳定为高或低,就会用到上拉或下拉电阻。有些芯片内部集成了上拉电阻,所以外部就不用上拉电阻了。但是有一些开漏的,外部必须加上拉电阻。

将外设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这就是片上外设,可以参考片上系统。外设,顾名思义,就是IC芯片所接的能够与IC通信的外部设备。早起由于IC集成工艺不发达,很多东西都是外设的,在此以DSP芯片为例,比如PWM、ADC、CAN等等,原本都是需要芯片外接的,即使是现在,仍然有独立的ADC芯片,比如ADS8364等等,但是现在,PWM、ADC等等东西都已经集成在DSP芯片内,当然,无论如何,芯片总还是会需要外接一些设备实现某种系统,为了与那些外设相区别,就将集成在芯片内,但是又不属于芯片本身(比如DSP,是一种微处理器,因此芯片中不属于微处理器的部分都是外设)的称为“片上外设”。
3、上拉、下拉电阻的原理和作用姓名:王梦恬学号: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转自:?【嵌牛导读】上拉及下拉电阻的基本作用及原理【嵌牛鼻子】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详解【嵌牛提问】上拉电阻及下拉电阻在不同场合应用有何不同【嵌牛正文】上拉(PullUp)或下拉(PullDown)电阻(两者统称为“拉电阻”)最基本的作用是:将状态不确定的信号线通过一个电阻将其箝位至高电平(上拉)或低电平(下拉),无论它的具体用法如何,这个基本的作用都是相同的,只是在不同应用场合中会对电阻的阻值要求有所不同,从而也引出了诸多新的概念,本节我们就来小谈一下这些内容。